close

  在通貨膨脹文章中有提到過目前全球最知名的長期通縮國,當然近幾年安倍晉三還有黑田哥的政策下,有在一步一步往外走,但實際上能不能走出還不到結果展現的時候,不過我們今天要了解的不是他們走不走得出來,而是了解何謂利差交易(Carry Trade),以及為何日幣避險貨幣


  首先我們就直接跳過文謅謅的名詞定義解釋,來用白話文講講這東西,在市場上大量存在著利差交易小至個人大至國際,而利差交易也是市場上行情波動的主要角色,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明的話:

賣出低利率(或收益)的商品,投入其他高收益性的商品,賺取中間的利潤差異。

大家可以注意到我上面特別標明的兩個字,"賣出"以及"商品",在外匯市場中經常講的是貨幣,但利差交易並不是只適用在外匯市場,你可以在各個地方都有所發現,且以本質來定義"貨幣"也可以屬於一種"商品",可以參考以下MBA相關文章,而賣出(沽)的定義也不是只你實際上賣出一個有形物品,比如借貸也是一種出售你的個人信用,所以我才使用"賣出"這個字眼。

回到前面在各個地方都可以有所發現?例如:房貸信貸資金轉投資其他基金股票或其他市場、保單借款等等......而在外匯市場上透過賣出一個低利率國家的貨幣買進高利率他國的貨幣或相關衍生性產品,透過這樣的一個動作衍生出的利差交易,在這幾年的市場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跟日幣相關的Carry Trade在日本目前房貸(舉例)貸款水準約為1.5%的年利率,且由於通縮關係日本政策長期保持寬鬆狀態,吸引大量的人透過日本銀行借款,再轉往其他國家投資(如澳洲、歐盟、紐西蘭....)等。

舉例:在日本銀行貸款一百萬日幣利息約1.5%,購買美國5年期公債,以目前5年期美國公債的殖利率約在2.75%上下,兩者中間的利差就有1.25%左右,透過這樣的方式從中獲利,但這樣的方式有一個實質性的風險,也就是其中產生的匯率波動,如果一個不注意賺了利差賠了匯差,所以這樣的情況又衍生出第二種狀況,為何市場會說日幣是避險貨幣?


何為避險貨幣?當全球發生了戰爭、政策或甚至是政治上的風險時,投資人為了避免相關貨幣的貶值,會將手上資產轉移至相對平穩的貨幣上,以求降低風險,而市場上最著名的避險貨幣莫過於瑞朗,瑞士在全球一直保持著永久中立國的角色,而貨幣政策與保密條款也讓瑞朗不會與世界隨波逐流,一但國際上發生任何的變化,投資者喜於把資產轉入瑞朗,進而推動瑞朗的升值,再加上瑞士本身經常帳長年保持在正數之上,也吸引投資者樂於將資產轉移。而有些時候美元或是黃金也會被當作避險工具來使用,當風險不是發生於美國相關事件時,而黃金投資市場將他定義為商品,所以不能算為貨幣,那為何日本會是避險貨幣?

瑞士經常帳餘額(單位百萬瑞朗)


source: tradingeconomics.com

  日本做為近幾年市場認為的避險貨幣情況就有不同了,就在前文提到的日本近年來都被拿來做為Carry Trade中重要的角色,從日本流出的Hot Money在全球尋找標的物投資,而最先這樣做的當然是日本國人,所以當全球市場發生任何風吹草動時,基於【母國偏好】大部分的資金第一優先返回日本清償貸款,引發日幣升值,而這樣的情形引發了一些怪異情形,通常一個貨幣的升值會帶動國內股市或是其他相關投資產品的價格上揚,主要是通常由國外資金進入而帶動的一連串上漲(例如台灣股市),但因為上述的情形,日幣升值時國內的流動資金卻沒增多,各項投資工具仍舊保持原樣無動靜。

在上述規模越來越大後市場也逐漸發現這樣的狀況,逐漸有一些投資人並非使用日幣的Carry Trade,但風險事件發生時,也買近日幣做一個相對避險的動作,讓近年來這樣的情形更加大幅提升,而在上述提到投資人喜歡經常帳餘額較高的見下圖(單位為億日元):

總結:日幣在目前已經成為一種心理制約,當全球發生風險事件時,大部分的投資人已經下意識的反應,買入日幣進行風險迴避,讓他的波動遠大於其他相關的避險貨幣,形成一種『被避險』的局面,透過以上經常帳的圖示,預計至少在未來幾年內這樣的情形依舊會持續發生,或許在每個讀者的交易中可以把這個交易作法放入自己的策略參考中,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延伸閱讀:

【帕爾匯誌】外匯初入門-六大步

【帕爾匯誌】MT4基本教學-技術指標

【帕爾匯誌】外匯市場該如何做判斷?(下)

【帕爾匯誌】三.外匯市場該如做決定與判斷(上)

arrow
arrow

    richlin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